温铬颖1,*,张凯华1 ,Kaj E. Piippo1 ,郑世友1
(1可持续建筑部, 奥雅纳工程咨询,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塘达之路80号5楼)
摘要:一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IPCC)会最近的报告提出了公众对于能源使用对环境影响的意识。在香港,建成8至35年的建筑占了总建筑数量的75%。据报道总建筑数量将会在2050年将会达到58000栋,意为着每年将会增加1450栋。在整个建筑市场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和改造方案将会成为保证楼宇能源效益的关键。基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研究开发了一套由五步组成的关于帮助实现可持续性楼宇重建和建筑品质研究的策略。另外本文还以一栋进行重建改造的香港现有楼宇项目为例对该策略进行了介绍,并且将气候变化对于未来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 气候变化, 现有建筑, 可持续性改建, 建筑能耗使用
1. 简介
香港这座城市并没有自己的能源供应,完全依赖于进口。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1980年至1990年,香港的能源消耗明显增长[2]。一次能源需求(PER)从1979年的195405 TJ 增长到了2008年的571851 TJ,平均年增长率达4%左右[1]。在这其中,大部分的一次能源需求(如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制品)都用在了发电中,2008年中此部分消耗就占到了总消耗的64%。商业服务(如办公室、餐厅、商店、酒店、教育、卫生、仓储以及其他的各式商业或公共服务业)是最大的电力消耗部分,2008年中61%的总电力消耗均为商业消耗。这代表了在过去的30年里商业部分每月所消耗的电力。其中可以观察到两个变量 – 每年和每季度。每年商业部分的电力消耗从1979年的3823 GWh(13763 TJ)增长到2008年的27131 GWh(97672 TJ),平均增长率为7%,稍高于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长率(4%)。此部分的能源需求一直在增长,甚至在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的经济低谷期(亚洲经济危机)也未曾衰退。这部分如此显著的能源消耗,全归结于对热舒适度需求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热、湿的夏季月份中对空调的需求[3,4]。
1.1 回顾香港的电力使用情况
商业楼宇部分的每月电力消耗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如图1)。处于亚热带地区的香港,冬季短而温和,夏季长而湿热。对于商业场所(办公室、酒店、商场等)来说,由于内部热负荷的高负载,空调系统会常年运转,主要的制冷期从三月末持续到十一月初[5,6]。调研发现约10%的总电力消耗为非主要制冷期的空调消耗。基于此种假设,空调系统的月电力消耗计算并如图1所示。空调电力消耗从1979年的1120GWh增招到2008年的7647GWH(近六倍增长),其中商业部分占到了30%左右。这一计算同《香港能源终端使用数据2008年》中提到的29 ~32%保持一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