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一方面,建筑在形成社会物理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与其他的人工产品相比,建筑应对自然资源、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负更多的责任。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绿色建筑应时而生。
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即在决策、设计和施工阶段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施工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一个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阶段,分析了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造成污染的根源和控制施工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为了分析承包商在施工中的环境表现,我们需要一套系统客观的评价工具来对施工阶段的管理和活动进行评价。但是现在的大多数评价工具并不是针对施工阶段的,即使有所涉及也不全面。在参考各种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绿色施工评价(GCA),确定了M和L两类评价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评价模型,并在M和L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对施工进行绿色定级。最后,本文利用GCA对一实际工程进行了模拟评价,证明了其实用性。绿色施工评价为评价承包商的环境表现提供了依据,也可作为承包商进行自我评价的工具,有利于他们在环境绩效方面的持续改进。推行绿色施工,必须尽量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关键是改进企业的环境管理,这就需要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并实施一套结构化的环境管理体系(EMS)。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施工企业建立EMS的必要性、实施EMS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其次,在介绍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施工企业建立EMS的相关问题,如建立EMS的步骤、施工现场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关于施工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等,最后分析了企业建立EMS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对施工企业建立EMS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5年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