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学位年度】 2006
【论文级别】 硕士
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少,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少的建筑。绿色成本具有外部性,在稀缺条件下,完全竞争的市场导致对环境产品的滥用。应该大力推进绿色建筑。 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阻碍,包括初始投入可能增加,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绿色技术还不成熟、只有少数国家开展了绿色建筑的认证制度、绿色收益难以量化等。通过成本收益分析,首先求证绿色建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其次,由于不同主体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不同,分析建筑业各从业主体责权利关系,得出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发展的诉求最大,结合政府部门的职能特点,认为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应该并且可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本文通过围绕问题建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从公共政策、政策利益相关者和政策环境三个角度分析,认为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立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改善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能指标,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建立我国绿色建筑的公共管理体制。具体包括制订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实行合理的市场补偿机制、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开展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等。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制度体系在公共政策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