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2017-11-03 10:51:30 浏览:3926次 来源: 作者:

近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更为长远的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和方式,这也说明深入推进和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相关技术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经有关单位批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珠海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定于2018年4月2日至3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议主题为“推动绿色建筑迈向质量时代”(会议方案见附件1)。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大会主要交流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最新科技成果、发展趋势、成功案例,研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政策措施、评价体系、检测标识,分享国际国内发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新经验,推广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加速绿色建筑发展和质量提升。 大会同期举办“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将展示国内外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绿色建材的最新技术成果与产品应用实例。展示内容涉及建筑节能、生态环保、智能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照明、绿色施工、绿色房地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新型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产业化等方面的新技术与产品。

二、参会人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建设环保、节能减排部门与机构,大会将邀请国内外有关机构和单位参会,主要是省市政府及其科技、发展改革、环保、财政和工业等主管部门,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国内外智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技术集成单位,智能与绿色建筑项目研究、设计和建设单位、工程公司,房地产、施工企业、勘察设计、建材研发制造、建筑装饰有关企业,节能产品生产商,金融投资机构等。

三、时间及地点

研讨会时间:2018年4月2日至3日(4月1日报到);

博览会时间:2018年4月2日至3日,展期2天;

注册报到地点: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研讨会及博览会地点: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珠海市香洲区银湾路1663号);

四、大会组织

(一)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珠海市人民政府

中美绿色基金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

(二)支持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全球环境基金(GEF);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DG ENER, EC);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美国能源部(DOE);美国能源基金会(EF);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设与核安全部(BMUB);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交通与住房部(MEDDTL);加拿大联邦政府自然资源部(NRCan);加拿大联邦住房署(CMHC);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建设局(BCA);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CIDC);世界绿色建筑协会(WGBC);美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英国驻华大使馆。

(四)承办单位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珠海市会议展览局

珠海市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

北京依盖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五)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 任:

仇保兴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 究会理事长

执行主任:

张少康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姚奕生 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主任:

赖 明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陈宜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

张宜生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白 波 中美绿色基金首席执行官(CEO)

委 员: (部分)

李敬辉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

张小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

苏蕴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

刘 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

许麟济 新加坡建设局国际开发署署长

姚 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

官 庆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

韩爱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刘贺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

王 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修 龙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

张 桦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项 勤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

徐永模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子牛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

吴 涛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毅强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

秘书长:

余 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

王有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

武 林 珠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附件:2018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通知.pdf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五、会议内容

(一)大会

大会共设立30个专题:

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讨论绿色建筑最新设计理论、绿色建筑标准规范、激励政策分析和最优实践方案,探讨国内外对绿色建筑评价的体系框架、评价方法、标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分析绿色建筑成本增量问题,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2、绿色建筑智能化与大数据分析:介绍智能化和数字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包括相关发展政策与行业管理研究论述,建筑节能数据库、节能设计及数字化技术应用,安防、楼宇自控等关键技术,数字社区、数字办公楼建设以及新产品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共享,进一步规范化绿色建筑运营。

3、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优化:提高建筑室内外环境质量,减少建筑的材料资源消耗。包括环境绿化配置、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低碳分析方法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4、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与功能提升:讨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标准规范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技术与应用,建筑节能、节水与环境设计与评价技术,建筑能源消耗的测试技术和统计方法,供热计量改造,天然冷热能源利用技术、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与案例等。

5、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与监管:介绍各示范省市及国外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的情况,开展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工作,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节能服务等制度。

6、近零能耗建筑及碳排放总量控制与总量下降:在国家推进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有效降低碳排放的背景下,近零能耗建筑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从标准规范/国内外各地实践/各类型近零能耗建筑实践等几方面,对近零能耗建筑和碳排放控制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推进能耗及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下降。

7、绿色建材与外围护结构:引导新型低能耗、绿色环保建材,节材新工艺、新技术,可回收材料、再生材料;外墙保温技术体系研究,外墙保温材料与产品设备、外墙保温新技术应用等。

8、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最新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城市、社区范例,太阳能、地热能、沼气、风能、生物质能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最新研究。以太阳能光热应用和浅层地能应用为重点,介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示范项目。

9、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解读国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趋势,分享各地建筑废弃物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创新实践案例;交流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产业链各环节科研成果,包括产生、清运、收集、综合利用、再生建材推广和应用等方面在标准制订、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开发的最近进展;探讨以建筑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绿色再生建材在工程应用中的经验、难点和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对绿色建筑的支撑作用。

10、绿色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探讨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成功范例、发展模式和技术途径和激励政策、装配式建筑、工厂化住宅如何走绿色建筑道路等。

11、暖通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探索建筑暖通空调科学、集约、绿色建设,合理配置暖通空调新风温度、建筑环境内部温度,采用冷热量回收、湿热转换等方式合理运行以达到节能目的,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将暖通设计更好地推向绿色的发展方向。同时,研究分析中外供热计量的政策与供热计量总体方案

12、绿色施工最新进展:讨论绿色施工的有关技术、工法、标准规范、装备设备、管理制度、工程实践等。

13、绿色校园:介绍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交流绿色校园和绿色建筑知识教育及绿色校园工程实践经验、分析绿色校园案例。

14、绿色生态城区:交流中外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总体情况和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的实践经验,分析绿色生态城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具体案例,介绍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编制工作,探讨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15、绿色工业建筑:介绍《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交流研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方法和绿色工业建筑工程实践案例。

16、绿色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介绍我国目前绿色建筑BIM技术的发展、标准,绿色建筑BIM软件工具的研发及应用,优秀绿色建筑BIM项目的案例介绍、成功经验等多方面内容,就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宝贵成果展开深入探讨。

17、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介绍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新理念;解读海绵城市的政策、法规、标准和具体技术措施;交流城市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及水敏感性城市设计经验;探讨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与绿色建筑节水、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雨洪控制利用规划与设计案例介绍。

18、建筑工业化研究与解决方案:探讨建筑工业化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中存在问题、建筑工业化发展途径与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新体系、建筑工业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建筑工程现场工业化建造技术、发展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的关系等。

19、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检测: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相关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其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有效降低施工中的质量风险和经济损失,提升装配施工水平。

20、特色村镇绿色发展:结合《绿色小城镇评价标准》,就如何提高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绿色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解读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并重点介绍国内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探讨如何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品质,绿色化引领特色小城镇发展。

21、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探讨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介绍《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情况调研及后评估,综合效能调适技术体系建立,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应用技术,绿色运营管理监测平台,绿色运营制度创新等及相关运营技术实践案例。

22、绿色生态城区和地下综合管廊的开发与研究:结合“十二五”时期的建设成果,总结分享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经验。并对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未来规划建设的政策基础和关键点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案例,交流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经验。探讨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机制、PPP模式和投融资机制。

23、生态宜居环境营建:绿色建筑注重环境品质的健康、舒适和高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本分论坛征集全国在绿色建筑室内外环境营造中的设计理论及其方法、创新性技术及产品,以及成功实践案例,在室外场地规划设计、热岛强度控制、自然通风规划设计、室外声光热空气环境控制,以及室内声、光、热湿及空气环境品质提升等重点领域充分开展交流与讨论。

24、被动式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深入探讨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与传统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的特点和内容,解读气象环境分析在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不同气候带典型案例的应用,详细展示被动式建筑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以及被动式建筑标准化体系的逐步完善。

25、“绿色”、“建筑”、“人文”: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改变全民的意识。探讨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人文”内涵,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人文体系,普及“绿色人文”理念,营造“绿色人文”氛围,突出宣传以绿色人文为主线的绿色建筑发展脉络,推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26、青年委员会论坛:从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性能目标导向的绿色建筑性能模拟优化技术,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新技术、新产品与工程应用示范,绿色建筑管理与政策保障等几个方面,组织国内外从事绿色建筑的青年工作者对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最新的研究前沿、技术进展与工程实践进行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27、健康建筑理论与实践:讨论健康建筑的标准规范、认证评价、技术措施和实践案例。包括: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介绍、健康建筑发展现状及评价概况、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改善、建筑用水安全与健康、建筑使用舒适度提升与改善、运用建筑设计促进全民健康、健康视角下的建筑人性化设计、健康建筑其他技术措施与实践案例等。

28、立体绿化:讨论立体绿化如何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噪,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29、装配式建筑以及内装设计与部品生产:探讨装配式建筑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及提高建筑装修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介绍绿色建材标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发展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的关系。

30、钢、木结构建筑: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方案》中,提到促进城镇木结构建筑应用,城市公共建筑积极采用钢结构。探讨在此政策大力推动下钢、木结构建筑如何更好更快走向市场;介绍钢、木结构其技术、性能、特点,以及今后发展趋势。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二)博览会

根据大会主题和内容,博览会将展出:

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绿色建筑总体设计方案、节能建筑总体设计方案、智能建筑总体设计方案、绿色建筑房地产开发项目实例等。

2、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高效率采暖空调设备,供热系统效率提高技术;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技术;高效率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技术。

3、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与产品:楼宇自动化系统、建筑供电系统、智能社区、智能网络通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集成与开发技术、环境与控制系统、商务区办公自动化及信息服务、社区物业管理。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总体设计方案、项目实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和设备等。

5、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与监管: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运行、监管与节能服务市场的展示。

6、绿色建材技术与产品:生态化铺装材料、再生材料;建筑门窗及配套五金件;化学建材;室内装饰材料;厨房、卫浴设施及配套五金件;节水器具;建筑电工、电气;各类房屋建筑材料和技术;钢结构及金属制品。

7、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绿色隔热建筑材料;保温装饰一体化;新型节能环保幕墙材料;外墙保温技术体系研究,外墙保温材料与产品开发。

8、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工程实践:太阳能、地源热泵、风能热泵、风能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与展示。

9、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功范例。

10、供热计量改革与建筑节能:供热体制改革示范项目、最新供热计量技术及计量改革成功范例、设计方案;采暖、供热设备及通风系统;节能暖通空调、供热设备、燃气热水技术与设备;供热计量新技术与新产品与检测收费系统。

11、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项目介绍,绿色施工技术和工法,绿色施工装备等。

12、绿色校园:绿色校园实际工程案例、校园能耗计量与监控系统、校园节水技术和产品、校园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校园实验室环境控制技术。

13、绿色生态城区:环保相关技术产品;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技术与产品;改善居室环境质量技术与产品;节约资源能源技术与产品;绿色生态城区的案例介绍、绿色生态环境技术应用、绿色生态城区水资源保护技术、绿色生态城区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绿色交通技术,绿色城区的人文环境、绿色生态城区的节能减排技术、垃圾循环利用技术。

14、绿色工业建筑: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工业建筑适用技术和产品、绿色工业建筑工程案例。

15、BIM应用与绿色建筑创新:国内外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分析、建筑能耗模拟、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建筑风环境模拟、声环境模拟、自然采光、建筑遮阳分析等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检测、运营阶段的产品和绿色建筑系列解决方案,以及典型项目应用。

16、海绵城市、低碳生态环保技术与产品:建筑雨水排水收集、中水利用技术及设备、节水设备;固废处理回收再利用技术及设备;环境绿化配置技术;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及设备;低碳社区分析计算软件等。

17、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化相关技术和建筑产品、部件与构配件;工业化建筑设计、工程及施工一体化、预制构件及生产、施工技术与设备、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及成功范例;建筑工业化关键装备与装配式建筑生产线;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关联技术产品及工程实践经验。

18、绿色建筑和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和总体设计方案,各种管材和管件生产设备、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地下管网监控仪器、管网检测和维修设备等管廊建设配套产品和工程实践经验。

19、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保温体系、门窗系统、新风系统、气密性保障、热舒适与空气品质、能源系统、智能系统、施工技术,以及不同气候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案例介绍等。

20、绿色照明技术与产品:半导体建筑照明产品、半导体城市照明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式城市照明节能系统。

21、绿色房地产实践:绿色房地产项目介绍,绿色房地产适用技术,绿色房地产的物业管理等。

收费标准:

地址: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展位约500个,其中特装区域 12000 平方米。

1)标准展位:3m×3m 展位价格:11500 元(包括: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两盏日光灯、地毯、一个废纸篓、电源插座一个,中英文企业名称楣板);

2)室内外光地:(36 平米起租)价格:1150 元 / 平米;(光地不带任何展架及设施,参展商可自行安排特装工作)。

3)现场广告:

①展览中心观光梯12000/面/会期,规格10m*3.2m,限6家;

②会议中心扶梯内两侧广告位20000/会期(含制作),规格34.29m*0.68m,限2家;

③展览中心扶梯内两侧广告位20000/会期(含制作)规格34.29m*0.68m,限2家

④会议证件背面广告30000元,数量限制5000个;

⑤参会证挂绳广告30000元,数量限制5000个;

⑥会议手提袋广告位50000元,数量限制5000个。

4)会刊彩页

封底50000元;封二 12000元;封三10000元;扉页12000元;彩页6000元;

5)赞助商服务顶级赞助商、主要赞助商、会议赞助商、其他赞助商(详见赞助商手册)

6)分论坛合办及发言(具体请与组委会联系);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天平 刘丹 张春燕

电话:010-88585381、88585612 传真:010-88585380

邮箱:925293918@qq.com 手机:13911856471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办公楼201室

附件:2018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通知.pdf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会展时间:2018/9/15-9/17(9/13-9/14布展) 会展地址:海宁市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 海宁市太阳能行业协会 中国投资协会培训中心 中国新能源工程联盟 中..

    浏览:5315次 评论:0
    2018-07-04 14:43:11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绿色建筑建材展 邀请函 官网: www.caeexpo.org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

    浏览:1793次 评论:0
    2018-05-15 16:32:35
  • 展出时间:2018/4/26至2017/4/29 展出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主办单位: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中国电器照明协会、中国建筑文化..

    浏览:10430次 评论:0
    2017-10-16 1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