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支持中国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努力,主要侧重于六个方面:低碳发展之路,交通运输,建筑,工业,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致力于加强中国的能力建设,以便分析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并支持根据中国的政策重点制订进一步推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以及协助在国家和省级别贯彻实施这些政策。本项目旨在帮助中国机构、专家和企业家自行应对能源挑战,并应中国政府官员或组织的要求引进国际经验.本部分对该项目进行了介绍,并引用最近年来的拨款情况予以说明。
低碳发展之路
中国的能源规划需要从全方位的视角来进行考虑。
节能和可再生能源能够为中国的发展目标作出多大的贡献?不同的能源政策会对就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煤或石油占主导地位的能源发展结构导致的公共健康损失有多少?低碳发展之路项目 (LCDP) 的重点是开发分析工具,帮助中国的能源规划人员预测当前决策对未来的影响。LCDP 支持进行可持续能源情景分析、制订实现这些情景所需的政策以及分析与中国的能源决策相关的所有社会和公共健康成本。LCDP 为 2000-2020 年间的中国碳排放情景分析以及为实现经济高效地减少碳排放所需的政策衔接提供了支持。
交通运输
中国机动车数量的年增长率超过 20%。
交通运输项目通过提倡更为清洁的车辆和替代交通方式,包括先进的快速公交系统 (BRT),为中国在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和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政策努力提供支持。这包括制订相关政策,通过严格的燃料经济性标准、严格的车辆排放法规和增加的研发预算来鼓励先进的电力驱动车辆。该项目支持通过制订健全的废气排放监测政策和局部的“零排放车辆”激励措施来鼓励最先进的混合动力轿车和公共汽车。为了响应中国各城市在交通运输改革方面的迫切需要,该项目还鼓励建立了 BRT 系统(即为公共汽车开辟专用车道)。
可再生能源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和配套法规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贯彻和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可再生能源项目支持中国制定和实施新的可再生能源政策,鼓励电力公司和独立发电商大量购买可再生能源,从而降低成本,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采用。这些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强制性市场份额(也称可再生能源配额标准)、公共效益基金、风电特许权以及可再生能源定价规则。
电力
中国每年20多亿吨煤炭消费总量中,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占一半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电力项目旨在帮助中国制定新的政策,鼓励中国电力行业投资从化石燃料发电转向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需求侧管理 (DSM)、公共效益基金(或系统效益收费)、清洁能源技术税收优惠、分布式发电经济激励以及综合资源规划等政策来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推进价格改革使能效投资为电力公司带来盈利,同时协助省级政府开展能效及可再生能源政策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些政策提供经验。
建筑
中国的建筑施工高潮是人类建筑历史上步伐最快、规模最大的活动。
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为 20 亿平方米,相当于每年增加 8 万座摩天大楼。 建筑项目的目标是:鼓励建造节能型建筑以及开发高能效家用电器和设备。该项目将为民用和商用建筑能效标准的制订,以及在中国中部和南方地区的试点项目提供支持。同时,本项目为全国家用电器能效标准和标识(包括超前性能效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支持,如照明器具、电冰箱、空调器、办公设备等。
工业
工业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二,是中国空气质量逐渐恶化的“罪魁祸首”。
“工业项目”通过如下措施为中国提高重点能耗企业的能效水平提供支持:(1) 借鉴欧洲经验,实施能效协议 (EEA);(2) 制订与实施设备能效标准,包括电动机、风机、泵、空气压缩机等的能效标准;(3) 税收和财政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在实施能效协议以及提高设备和生产流程的能效水平方面加大投入。该项目重点关注中国高耗能行业,如钢铁行业。